“我们现在都很好!企业为我们提拱了一个就业平台,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标准的手语,表达了三个语言和听力残疾人的心声。
5月10日,在平乐县工业集中区的长城电源技术(广西)有限公司车间生产流水线上,一群身着公司制服的年轻员工神情专注,当笔者与车间主管走近时,他们浑然不知,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挥舞小铁钳,娴熟地在一块块电子板上安插电子插件,动作敏捷、安适如常。
图为听力和语言(一级)残疾人在进行勾焊插座作业
“残疾人用工的初衷是企业多元化用工需求和企业社会责任。”该公司管理层刘根说,该公司通过残疾人岗前培训和试用方式解决劳动用工问题, 2022年以来,该公司招收21名肢体、语言听力和综合障碍的各类等级的残疾人就业,实现了解决残疾人就业和缓解劳动用工难问题的双赢。
“接收的残疾人除沟通交流通过手语或写字外,接受能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基本上跟普通人一样。”该公司班组长王小芬说,残疾人较正常员工更加吃苦,他们通过努力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实现了自食其力、回归社会。
近年来,广西平乐县以培训为载体,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为契机,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进工业园区,进企业、进残疾人家庭活动,通过分析企业用工需求和残疾人就业需求,针对性拓展用工岗位和组织培训,有效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升残疾人适岗就业技能,把残疾人就业变成残疾人和企业的双向选择。
图为忙碌的帮扶车间
“我是肢体3级残疾,只有初中文化,月薪平均3000余元,已经满足了。” 平乐县工业集中区的桂林平乐仲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石庆梅这么说,从2015年至今,不管是工作和生活,工厂都很关照她,让她乐观看待生活。
“聘用残疾人就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能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该公司管理层韦冬霞说,通过聘用残疾人,向社会传递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今年以来 ,平乐县残疾人就业工作以平乐县工业园区集中稳定就业为重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为突破口,鼓励残疾人在二塘工业园区就业和自主创业就业;该县残疾人联合会与工信、人社等部门通过定期走访企业,共同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同时,该县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残疾人就业援助政策,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残疾人,为企业和残疾人搭建一座就业沟通的桥梁。
该县通过开设适合残疾人创业的直播带货、网络销售等课程培训,落实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政策等方式,对符合创业条件的残疾人发放补贴的方式鼓励残疾人创业,为残疾人实现人生的价值。
图为平乐品源泉水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军在查看产品生产日期
“我是肢体四级残疾人,一般的工作比较难找。”在平乐县青龙乡的平乐品源泉水业有限公司,正在检测桶装水生产流水线的股东冯军说,从2019年开始,他尝试以小作坊的形式灌装山泉水,后与人合作创办公司标准化生产, 2021年正式营业以来,招收了本村的9个村民就近务工,平均月薪2000余元。
据平乐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莫干平介绍, 2019年以来,平乐县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政策,发放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补助款24.5万元,全县获自主创业就业补助49人;2023年,平乐县工业园区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50余人。(苏桂 黄培录)